首胜证券 惨烈的铁原阻击战:两个师上去,只有700人生还,歼敌数让人意外_我军_李奇微_联合国军
在朝鲜战场上,我国志愿军在前四次战役中接连取得胜利,展现出强大的作战能力。经过深思熟虑之后,志愿军决定发起第五次战役,并在这场战役中也取得了胜利。然而,由于此时我军已经拉长了战线,后勤补给出现了严重不足的问题,导致我们不得不采取撤退的策略。联合国军的总司令李奇微很快察觉到了这一点,并且已经开始为反击我军作出准备。
李奇微迅速命令联合国军发起反扑,并打算将我军一举歼灭于三八线以南,他还指派担任第八集团军司令的范弗里特负责在铁原阻击我军。当铁原阻击战打响时,我军陷入了极为艰难的境地。尽管参与战斗的约有九千人,但最终仅剩下七百人生还。虽然损失惨重,但我军通过出色的战术,歼灭了敌军大量兵力。
铁原位于朝鲜中北部,地理位置极为重要。这里与金华、平康形成了一个战略铁三角,也是连接汉城和平壤的重要交通枢纽。作为多条重要公路的交汇点,铁原不仅有连绵起伏的山脉地形,还掌控着大量物资的转运和集结。正因如此,铁原在战争中成为了战略要地。无论是我方还是敌方,都非常重视这个位置。
展开剩余78%在铁原的争夺战中,李奇微展现了他不同于麦克阿瑟的战术眼光。麦克阿瑟因在前四次战役中的失利被撤职,而李奇微是他的西点军校校友,具有极为丰富的作战经验。在二战中,李奇微曾立下赫赫战功,成为美军中威望极高的军事将领。与麦克阿瑟的激进作风不同,李奇微在作战中更加谨慎,善于观察和总结。作为联合国军总司令,他通过细致的观察,逐步摸清了我军的作战方式。
由于我军在装备上较为落后,缺乏机械化部队,且制空权薄弱,后勤补给困难,使得我军的前线部队通常只能在短短一周内维持战斗。李奇微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,并称我军的作战方式为“礼拜攻势”,即每周为一个完整的作战周期。通过这一观察,李奇微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反击策略,利用美军的强大装备和火力优势,巧妙地消耗我军的战力。
李奇微通过诱敌深入的战术,将我军的战线不断拉长,试图切断我军的后勤补给线。他采用了极为高明的策略,不急于与我军正面交锋,而是通过不断撤退来诱使我军深入。在这一过程中,联合国军通过炮火重击,保持了对我军的持续压制,同时避免了正面冲突。这一策略使得我军损失惨重,后勤补给线遭到严重破坏。
当我军前线部队渐渐陷入困境,几乎弹尽粮绝,彭总指挥迅速意识到形势的严峻,立即下令撤军。然而,就在我军准备撤退之际,联合国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势,并派遣机械化部队对我军进行迂回包围。李奇微掌握了我军的战术特点,并巧妙地利用这一点,对我军实施了精准打击。
面对联合国军的猛烈进攻,彭总及时下令周边部队赶往铁原进行阻击,因为如果没有及时阻止敌军,数十万志愿军的安全将会受到威胁。铁原作为战略要地,敌我双方都意识到了其重要性。为了牵制我军的兵力,李奇微通过其他战线进行战术调动,试图迫使我军增援铁原。然而,由于我军没有机械化部队,完全依靠步行,急行军也需要20天的时间才能抵达铁原。这个时间差使得我军面临巨大的风险。
为了最大限度地缩短时间,彭总果断决定派63军赶往铁原进行阻击。尽管63军只有7000人,而且缺乏充足的后勤支持,甚至炮兵团没有弹药,但他们依然毅然执行命令,前往铁原。在抵达后,63军面对美军的强大攻势和严峻的地理形势,迅速采取了灵活的防御战术。铁原地形复杂,适合依靠山地进行防守,63军把兵力分散在各个关键位置,以应对敌军的进攻。
联合国军的进攻目标明确,但他们过于注重正面攻击,忽视了可能遭遇的侧翼威胁。正因为如此,我军利用敌军战术的漏洞,成功制造了有利的防守局面,为自己争取了时间。1951年6月1日,联合国军率先占领了187阵地,但很快就遭遇了我军的顽强反击。接着,他们向189阵地发起进攻,但189阵地早已做好防守准备。凭借有利的地形,63军分段进行阻击,直到3日晚上,依然有4500人的战斗力。
4日的暴雨造成我军防线的一部分被冲毁,损失惨重,人数锐减到2800人。随着188师的接替,63军迅速修复防线,并重新组织防御。到12日,63军成功完成了阻击任务,迫使美军暂时撤退,同时为其他部队的撤退争取了时间。
尽管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,63军几乎损失了9000人,但他们成功击退了联合国军,为我军的战略转折提供了关键支撑。经过这场战斗,我军不仅歼敌1.5万,还在铁原构建了坚固的防御阵地,为后续的作战奠定了基础。这场战役虽然以极为惨烈的代价取得胜利,但它标志着我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迎来了转机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利来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投哪网配资 去了三里屯才发现:乐福鞋不兴了!满大街都是“阔腿裤+德训鞋”_款式_穿着_都能
- 下一篇:没有了